打通數據壁壘 實現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還需多久?
12月8日,有網友在民政部門戶網站留言稱:“大數據時代,婚姻登記信息全國聯網全國可查,身份證都已經實現異地辦理多年了,婚姻登記卻依然要求必須到男女雙方中的一方戶籍所在地辦理,對于男女雙方都是外地戶口的人員來說很不方便,希望早日實現婚姻登記全國通辦。”
12月9日,民政部社會事務司答復稱“在后續工作中,我們會予以參考”。民政部“會予以參考”的答復,無疑是對民眾訴求的積極回應,這份回復依舊讓人看到了希望。那么,“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離我們還有多遠?
折返兩地登記結婚 增加時間經濟成本
異地婚姻登記阻塞不暢,是不少新人喜結連理路上的一大堵點。按照《婚姻登記條例》規定,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然而,隨著人口流動越發活躍,許多情侶為了履行登記手續,只得于兩地之間來回奔波,為此增添了經濟、時間、精力等各項成本。暢通異地婚姻登記,成為多對婚姻當事人的熱切呼喚。
在上海務工的姚小姐原本打算今年和男朋友領證結婚,但兩個人的戶口均在老家,不得不回家領證。由于疫情原因,他們決定自駕6個小時回家,因此不得不請兩天假。對于作為培訓機構老師的姚小姐來說,請假兩天也會損失不少培訓費。
婚姻登記數據復雜 統計工作量十分龐大
網民強烈呼吁“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早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8年,網民就曾在政府網上留言呼吁:“盼開放異地結婚登記并加快推動登記信息全國聯網。”當時民政部也曾回復表示,全國婚姻登記信息系統已經實現全國聯網。然而,婚姻登記全國通辦,究竟何時能夠真正實現,具體的難點是什么,應當如何克服?這些似乎都還沒有十分清楚明確的答案。
一位基層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整體來看,婚姻登記數據具有復雜性,婚姻登記主體是多樣的,婚姻登記可能是在民政部門、鄉鎮政府,甚至是駐外使領館辦理的,統計工作量十分龐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梳理清楚。再者,婚姻登記信息也存在歷史遺留問題,歷史信息補錄工程浩大,比如信息模糊、登記信息錯誤,當事人缺乏修正信息的主動性等,補辦結婚證工作也難以開展。
多省已經陸續部署 掃除障礙放開限制
記者了解到,今年9月中國政府網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已給出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事項的具體時間表。其中,結婚登記力爭2025年底前在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全面實行全國“跨省通辦”。近期,四川、江西、貴州等多個省份已陸續出臺文件,部署落實國務院上述指導意見。
此外,浙江省目前已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展內地居民結婚、離婚登記“全省通辦”;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也上線了“跨省通辦”服務專區,福鼎市與蒼南縣的“跨省通辦”業務,就涵蓋婚姻登記一項。
有評論指出,這些試點業務及直通專區的開通,無疑將為婚姻登記的全國通辦積攢經驗、探索路徑、夯實基礎。從全城通辦的接連開展,到跨省通辦的率先嘗試,其實是跨域治理協同推進的必然要求,以及現代化城市管理的題中之義。
據了解,在2020年的地方兩會上,就有地方政協委員提出,應該從破解制度障礙開始,有條件地放開辦理婚姻登記的地域限制,讓便民服務更便民。